避雷针效应:善疏则通,能导必安

来源: 物理学实验。

内容精解: 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将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避雷针效应说明这样一点:善疏则通,能导必安。

应用要诀:对矛盾和焦点要加以解决和疏导,否则会导致矛盾激化。领导要关注员工的心理和思想问题,要加强谈心、交流,多做思想工作。

有效沟通,从“心”开始

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想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抓住对方的心理是相当重要的。

抓住对方心理是和对方交往、说服对方的重要途径。沟通之难不在于见多识广或表达之难,而在于看透对方的内心,并在此基础上巧妙地表现自己。人的心理十分微妙,即使同样的一句话也会因对方的情绪变化而得到不同的理解。读懂对方的内心,才能控制其情绪的变化。

沉默的员工就是一扇关闭的门,如果管理者在交往中稍有不慎,那么对方就永远不会向你打开心扉。怎样才能使沉默寡言的人向管理者敞开心怀呢?首先应该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引发其产生心理动摇。只要管理者抓住了沉默员工的心理,员工就会很容易地向管理者敞开心扉。

管理者可以使员工感觉到自己十分同情他的处境。如果员工因为遭遇挫折而不言不语,管理者不妨表示同情,可以用一种很宽慰的语气对员工说:“如果我处在同样的环境,遇到同样的事情,肯定也会失败。”这样员工就不再担心管理者会严厉地批评他,进而也愿意和管理者展开交谈。

管理者不能老是等上级的指示,在妥善处理了自己份内的工作以后,要主动地为上级分担工作。管理者不能看到上级仍在忙碌也无动于衷,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和行为是不利于管理者的管理的。

管理者即使遇到了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事,只要具备一定契机和理由,也应该像对待自己的事一样做出积极的姿态,这样才能感化别人。感化别人的关键在于情感、需求、本能等行为动机,不要跟员工或者上级空谈道理,那样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拆除沟通的心理堡垒

现实的沟通活动还常为人的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因素所左右,有些心理状态常对社会沟通造成障碍。

1.认知不当导致沟通障碍

(1)第一印象。是指在人际交往给人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以后要改变这些印象往往不太容易。这种现象显然是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因为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不是通过一次、两次交往所能完成的,而第一印象又容易限制我们对人的进一步了解。有的人可能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太好,但进一步交往之后,则会感觉大不一样;有些人给人的第一印象特别好,而以后也许这种印象会逐渐淡漠下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古训是有一定道理的。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克服第一印象的影响。

(2)近因效应。是指在与他人沟通时,对初识者形成印象,所依据的材料往往在时间上有一定间隔,因而,材料出现的次序对于印象形成的作用不一样。人们更倾向于根据最新的材料形成印象。

(3)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知觉容易产生偏差倾向。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形成印象以后,那么就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很不错。这就像月亮周围的大光环是月亮的扩大一样,所以称为晕轮效应。

(4)定势效应。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当我们认识他人时,常常会有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按照事物的外部特征对他们进行归类,从而产生定势效应。

(5)社会刻板效应。刻板印象,是在人际交往中对某一类人进行简单的概括归类所形成的不正确的印象。比如说英国人保守,美国人不拘小节,犹太人会做生意,等等。刻板印象使人们在无形之中戴上了涂有偏见色彩的有色眼镜。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将人概括分类,如说到南方人,人们心目中总有一个印象;说到北方人,又会出现另一个概括化的印象。虽然就总体来讲,南方人与北方人在某些方面(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以及性格特点等)是存在一些差别,但是如果以这种概括化的印象对待具体的人则是完全错误的。而我们的人际交往正好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必须防止刻板印象的影响。

2.情感失控导致沟通障碍

人总是带着某种情感状态参加沟通活动的。在某些情感状态下,人们容易吸收外界的信息。而在另一些情感状态下,信息就很难输送进去。如果不能有效地驾驭情感,就会有碍正常沟通。

例如,不能摆脱心情压抑状态的人大多数表现出孤僻和不愿与人交往的倾向,在公共场合很少说话,对别人的话不感兴趣,对某些信息甚至有厌恶感。又如,感情冲动时往往不易听进不同意见。再如,情绪偏颇,像骄傲情绪、急躁情绪等,也会束缚沟通。

3.态度欠妥当导致沟通障碍

态度是人对某种对象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除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外,态度还包括行为成分。凡以恰当的认知、健康的情感支配行为的心理倾向,就是科学的态度。反之,则是非科学的不端正的态度。态度不正确,也不能有理想的沟通效果。例如,迷信权威会带来沟通判断失误;爱面子也会造成判断失误。

用心沟通,用情交流

人与人之间由于认识水平不尽一致,有时会造成误解导致产生矛盾。如果我们能用心沟通,多注重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这样就会赢得时间,矛盾得到缓解。相反,如果只凭一己之见,忽视了情感和思想的交流,最终就会伤害感情,影响人际间的交往。

有一次,刘墉应邀在某大学做了一场关于人际沟通的演讲。在谈到待人礼节这个话题时,他这样讲道:“我有个美国学生,有一天突然打电话来,说她需要一支狼毫毛笔,外面找不到好的,想跟我买。我说没问题,不但找了一支不错的狼毫笔,还翻出一支很好的羊毫笔。没过多久她来了,问多少钱。我说:‘笑话!这么深的交情了!送你的!’”

各位可以想象,那美国学生一定会作出很惊喜的样子,因为我等于送了她一百多美金的礼物。可是半年后,有个中国学生对我说,那个美国学生又托她去中国城找毛笔。我说,奇怪了!她明明知道我多得是,为什么不来找我呢?

中国学生笑了,说:‘她说了,因为您不要她的钱,她不能再找您。’然后,那中国学生又说,‘教授啊!您不知道吗?有时候美国人要跟您买,您不卖,送他,他们会觉得您是暗示他,您不愿意卖。’”

《如何使人们变得高贵》一书中说:“把你对自己事情的高度兴趣跟你对其他事情的漠不关心互相作个比较。那么,你就会明白,世界上其他人也正是抱着这种态度!”这就是说,要想与人相处,首先要学会用心沟通。

一个年轻人因受不了妻子近来变得忧郁、沮丧,常为一些小事对他吵吵嚷嚷,甚至打骂孩子,无可奈何之下只好躲到办公室,不想回家。

有位经验丰富的长者见他这样,就问他最近是否与妻子争吵过。年轻人回答说:“为装饰房间争吵过。我爱好艺术,远比妻子更懂得色彩,我们特别为卧室的颜色大吵了一架。我想漆的颜色,她就是不同意,我也不肯让步。”

长者又问:“如果她说你的办公室布置得不好,把它重新布置一遍,你又如何想呢?”

“我绝不能容忍这样的事。”青年回答说。

长者解释说:“办公室是你的权力范围,而家庭以及家里的东西则是你妻子的权力范围,若按照你的想法去布置‘她的’厨房,那她就会和你刚才一样感觉受到侵犯似的。在布置住房上,双方意见一致最好,不能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她。要商量,妻子应该有否决权。”

年轻人恍然大悟,回家对妻子说:“一位长者开导了我,我百分之百地错了,我不该把我的意志强加于你。现在我想通了,你喜欢怎样布置房间就怎样布置吧,这是你的权力,随你的便吧。”妻子听后非常感动,两人言归于好。

用心沟通,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包括用心倾听、用心体会,一些心不在焉、左耳进右耳出的交流并不是真正的沟通。当两人的意见或观点出现分歧,通过用心的交流,就会使矛盾得以化解。只有读懂了对方的心,了解对方的感受,站在对方的立场,沟通才会起作用。

营造有效沟通的氛围

丹佛大学斯蒂芬·鄂斯克勒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他所研究的46家公司之所以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商机行动迟缓,最主要的两个原因就是沟通贫乏和行政上混乱。

如何能让员工愿意同你交谈?怎样把你的公司变成一架精干、平衡和适应性强的沟通机器?如果你同人力资源专家和人际沟通专家讨论这个问题,就能总结出以下三个提高沟通水准的必要条件:

(1)使沟通成为你公司里的优先事项,并且让每个员工都知道你重视沟通。

(2)为员工提供同管理层交谈的机会。

(3)建立信任的氛围。没有了信任,员工很可能不愿意同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如今精简、重组、合并和收购成为主流的时代,员工们常常害怕说出他们的想法。

1.使沟通成为优先选项

在你的组织里,如何能有效鼓励双向沟通?很简单,向他们表明,你重视他们的意见。

你需要向员工传递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对任何问题的解决办法,永远决不会是单向的信息沟通,而一直都是交互式的,让所有人都参与讨论。换句话说,你必须确保员工知道你愿意倾听他们的意见。

鼓励员工向上级的沟通,其关键之一是清楚地表达出你希望这种沟通,鼓励这种沟通。在这种沟通出现时,你会重视它并给予回报。在明尼苏达矿业公司,明确期望员工进行跨组织结构的沟通,新的观点总是受到鼓励,这都是努力在公司内保持创新精神的措施的一部分。

重视沟通常常需要不同部门的经理采取协作和团队的行动,例如,负责人力资源和内部沟通的部门就需要统一步调。Unisys电子计算机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是沟通的积极支持者,而且做出了切实的努力,如同参加沟通的人们密切协作,以提高内部沟通水平。由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公司总经理和参加沟通的员工联合组成的阵营,向员工们充分显示了公司对员工沟通的重视。

2.尽力扩充有效沟通渠道

为了有效激励员工参与沟通活动,你需要各种不同的正式和非正式沟通渠道。正式渠道可能包括提出建议的流程、企业内部的网上论坛或者反馈表格等;非正式渠道可能包括部分职员的开会和其他类型的面对面交谈。员工们必须了解正式和非正式的所有沟通渠道。

3M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L.D.迪西曼定时在明尼苏达的圣保罗召开会议,这不仅提供了交谈的机会,而且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聆听的好机会。他安排会议中大多数的时间用来听取员工的意见、了解员工的思想。在每次会议的开始,他总是简明扼要地说明本次会议是“为员工介绍他们可能感兴趣的业务或话题的最新进展情况”。

随后,会议展开,议程主要由员工的提问和管理层的回答构成,讨论主题并非事先设定的,也没有什么规定来限制问题的范围。

然而,员工通常不愿意直接说出他们的想法。即使在最为开放的企业文化中,总有些员工有了好主意却由于某种原因难以公开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员工就可以考虑使用允许他们保持匿名的意见反馈系统,使用可靠的意见箱是另一个选择。而且,现代技术(网络和电子化的沟通手段)为此提供了更多的表达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