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者: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纳。
内容精解: 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
应用要诀: 第一,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是一个人进步必要条件。第二,自己意见不成熟时不能发表,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第三,多听、多做、少说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倾听是获取信息的方法,只有认真倾听,才会获得准确的信息,而许多准确的信息可为准确的决策提供依据。
英国作家拉迪亚德·吉卜林曾经这样描述恰当的提问与回答:“我有6个忠实的仆人,他们可以告诉我所有想知道的事情。他们的名字是:什么、为什么、何时、何地、怎么样、谁。”在你倾听别人谈话的时候,如果你确保掌握了吉卜林的6个“忠实仆人”的要素,会对你有很大帮助。
国王收到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但进贡人要求国王回答问题: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无论是称重量还是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最后,一位老臣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耳朵里,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掉出来。第三个金人的稻草掉进肚子里。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答案正确,使者默默无语。善于倾听,才是最有价值,是成熟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英国联合航空公司总裁L·费斯诺归纳类似的现象说,人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多听少讲。这就是“费斯诺定理”。
“金人”故事的实质其实是“善于倾听,才是最有价值;讲一定要讲得精悍。”这也就给“费斯诺定理”下了个概念:人要善于倾听,获取对方的信息越多,理解对方的意思就越明确,才能给予对方精确的答案。
作为一位领导者,首先要倾听问题,然后再去指导,这是田纳西州BUN公司总裁兼CEO给出的最有价值的建议。
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是一个人进步必要条件。自己意见不成熟时不能发表,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多听、多做、少说,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因此,多听少说应该是我们的首要准则。我们大部分人都有点啰唆,告诉别人的比他们需要了解的要多。很多人说话爱跑题,喜欢不着边际地胡吹神侃。如果你认识到自己存在这些问题,就应该学会简洁表达,让别人喜欢听你说话,而不是不得不听你说话。如果你老是说的比听的多,你可能就会在与人沟通上受挫,也容易让别人感到厌倦。
倾听是和解的开始。让对方把不满的话讲出来,即吐出了心中窝着的火,又在你认真倾听中找到心理的平衡。你还可以从对方的话语中找到矛盾的根结所在,为化解矛盾打下了基础。
倾听是相互沟通的前提。想和对方沟通,就要先让对方把话讲完。通过说教是达不到沟通的目的的,而认真地倾听会在不知不觉中拉近双方的距离,达到沟通的目的。
倾听能力是企业领导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它可以使同事、下属乐意讲述甚至倾诉,令对话持续不断,有利于消除隔阂、减少误会。
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曾说:“我的大脑时刻不停。即使听完一个人说的事情,但不能真正消化理解这些东西,我也要认真倾听。这就是我大脑工作的方式,它总是在不停地接受、分析、思考、理解、反应。如果你真想激励人们干好工作,那就必须倾听他们所说的,并让他们感觉到你是在倾听。这对我及周围的人都有好处。”
萨伏那洛拉的动人言辞,使得15世纪的佛罗伦萨从荒淫奢靡转变为严谨自律的城市;千千万万的男女老幼因为听信了彼得的蛊惑,纷纷拥入中东,为把耶路撒冷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参与了那场徒然而血腥的“十字军东征”。而这种惊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总有一些人在与人交流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语言障碍,它们有的就像肢体伤残,需要施以整形外科的手术矫正;有的只需要像改旧衣服一样略加修整;有的则像一个松弛的腹部,要把它绷紧;还有些就像修理汽车一样需要调整零件,或者像车上的齿轮要上点油来润滑;另一些人的毛病则很像小男孩的脏面孔,要用热肥皂水使劲擦洗一下才行。
如果你发现实在无法让自己的舌头跳起桑巴舞,那就管好你的嘴,练就古人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
有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准备购买一大批用于车内装潢的布料,参与竞争的有三家纺织品厂商。在做最后决定前,该公司要求三家纺织品厂商各派一名代表于特定日期来该公司进行最后一轮洽谈。
道尔是其中一家纺织品厂商的业务代表,当时正好患了严重的咽喉炎,但这一点却使他最后“因祸得福”获得了成功。他事后回忆当时的情景说:
“我被引进一间会议室,面对的是那家公司的多位高级主管,诸如丝织品工程师、采购经纪人、业务经理及该公司总裁等。我站起身,尽最大努力想讲几句话,却只是徒费力气而已。
“众人围着会议桌坐下,静静地注视着我。我只好在纸上写道:‘诸位先生,我因咽喉炎发不出声来,我没办法讲话。真抱歉!’
“‘我来帮你讲。’该公司总裁说道。于是,他便代我展示样品,并说明那些样品的种种好处。接着大家开始讨论,也都极力称赞我的纺织品的优点。由于那位总裁取代了我的位置,便代替我参加讨论。而我唯一能做的,只是微笑、点头或打几个手势而已。
“这个极其特别的会议的结果是:我得到了那份价值160万美元的合同——那是我有生以来争取到的最大订单。”
道尔带着庆幸的口气总结说:“我知道,如果不是我不能开口说话,我一定得不到那份订单,因为我对整个事情的估计完全错误。经过这个事件,我发现多让别人开口讲话,实在有极大的好处。”
“谨言慎行”。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的话,不但是废话,而且往往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灾祸。所以深谙说话之道的人不是在胸膛上“开窗口”,而是在嘴巴上“装阀门”。说话快、思考慢的人多是愚蠢的,因为他们总是说了又后悔;思考快、说话慢的人多是智慧的,因为他们总是非常检点自己的语言表达。说话是为了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而不是为了自己光图个嘴巴痛快,乱发泄情绪。有些人总是批评别人没有大脑,总是爱随便说话,却很少检查自己发言有没有动脑子,有没有乱说话的时候。一个人的脑袋必须学会思考,一个人的嘴巴必须知道适时关闭。
倾听的艺术算得上是无障碍沟通的关键所在,而无障碍沟通又是成功的企业管理之砥石。要想通过沟通清除工作中的摩擦和障碍,应该注意在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倾听。
倾听是沟通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几乎在任何交流中,我们所能做到的重要的事就是倾听。比如,作为一名管理者,在讲话前,只有倾听,才能帮助你在回答问题时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当我们养成倾听的习惯时,就必然会了解我们的员工的问题、挫折以及需求。
很多管理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位因感到自己待遇不公而愤愤不平的员工找你评理,你只需认真地听他倾诉,当他倾诉完时心情就会平静许多,甚至不需你作出什么决定来解决此事。
美国著名银行家约翰·洛克菲勒说:“我们的政策一直都是:耐心地倾听和开诚布公地讨论,直到最后一点证据都摊在桌上才尝试达成结论。”据说他的座右铭就是“让别人说吧”。惠普公司的创始人帕卡德也特别强调:“倾听,然后去理解。”
“不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是管理者最大的疏忽。”玛丽·凯在《玛丽·凯谈人的管理》一书中,曾对倾听的影响做了如此的说明。玛丽·凯经营的企业能够迅速发展成为拥有20万名美容顾问的化妆公司,其成功秘诀之一是她非常重视每一个人的价值,而且很清楚员工真正需要的不是金钱、地位,他们需要的是一位真正能“倾听”他们意见的管理者。因此,她严格要求自己,并且使所有的管理人员铭记这条金科玉律:倾听,是最优先的事,绝对不可轻视倾听的能力。
西方有句谚语:倾听是最高的恭维。英国学者约翰阿尔代说:对于真正的交流大师来说,倾听和讲话是相互关联的,就像一块布的经线和纬线一样。当他倾听的时候,他是站在他同伴的心灵的入口;而当他讲话时,他则邀请他的听众站在通往他自己思想的入口。
管理是讲究艺术的,对人的管理更是如此。新一代的管理者更应认识到这一点:高谈阔论,教训下属,以自我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已不适用了。倾听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具有成熟智慧的管理者会认为倾听别人的意见比表现自己渊博的知识更重要。他要善于帮助和启发他人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善于聆听别人的意见,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这样,不仅使员工增强对管理者的信任感,还可以使管理者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更有效地组织工作。
在一项关于友情的调查中,调查结果让调查者感到十分意外。调查结果显示,拥有最多朋友的是那些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能言善辩、引人注目的演说者。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表达自己。聪明的聆听者能够让说话者有充分的表达的机会,自然就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
有这样一位经理,他心存好意,请刘某到小吃店去喝酒,想要劝服刘某留下来,可是却没有收到效果。因为喝酒的目的是要使对方的心情放松,然后再引出他心中的话。可是经理一开始就在说教,自己这么严肃,让对方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结果只能与自己所想背道而驰。
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喜欢叙述有关自己的事,都想美化自己,也都想让对方相信自己的叙述;另一方面,每一个人又想探知别人的秘密,并且都想及早转告别人。这种现象,也许可以说是人的本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会听话比会说话更为重要。聆听越多,你就会变得越聪明,就会被更多的人喜爱,就会拥有更好的谈话伙伴。一个好听众总能比一个擅讲者赢得更多的好感。当然,成为一名好的听众,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注视说话人。对方如果值得你聆听,便应值得你注视;其次,靠近说话者,专心致志地听,让人感觉到你不愿漏掉任何一个字;再次,要学会提问,使说话者知道你在认真地听。可以说,提问题是一种较高形式的奉承。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吧:上学的时候,如果老师在上面做完演讲而听众没有一个问题,场面是多么的尴尬。另外,记住不可打断说话者的话题。无论你多么渴望一个新的话题,也不要打断说话者的话题,直到他自己结束为止;最后,还要做到“忘我”。你始终要明白,你是个“倾听者”,不要使用诸如“我”“我的”等字眼。你这么说了,就意味着你不得不放弃聆听的机会,注意力已经从谈话者那里转移到了你这里,至少,你要开始“交谈”了。
在人际交往当中,如何说、说什么非常重要,而同样重要的是如何倾听。倾听也是一种交往艺术,有时候无声的倾听比有声的语言更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如何做好倾听?这也是一门深奥的艺术,必须掌握以下8个要素:
1.真诚倾听
即要带着“心”倾听。倾听一定要真诚,这才能实现通过倾听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若你一时还对对方存有误解,心态还没调整过来,就先不要开始交流和倾听。一定要把心态调整好后,抱有真诚的态度全身心的来倾听,才会达到倾听的效果。
2.思考倾听
即要带着“脑”倾听。光带着耳朵来听是不行的,还要带着头脑边倾听便琢磨:他讲的是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效果?对我有什么帮助?我应该如何回答?在倾听时要思考、要分析、要判断、要做答。
3.关注倾听
即要带着“爱”倾听。倾听中没有爱,没有对人的关心和理解,坐在那里再认真地听也是流于形式。只要带着爱的真心关注,才会达到倾听的效果和目的。
4.主动倾听
即要带着“热忱”倾听。特别是对自己的下属、对自己的员工,一定要带着满腔热情主动地联系他们,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为改进自己的工作,与员工形成共鸣,达到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工作的目的。定期主动倾听员工的意见与建议,应在公司中形成一项长期的制度。
5.交流倾听
即要带着“理解”倾听。人际交往中离不开语言的交流,与员交流中离不开倾听。不光要求能够听客户的心声,还要倾听供应商、竞争对手的呼声,这样才能达到知己知彼实现供应的目的。
6.全面倾听
即要带着“公正”倾听。即要听好的一面、正面的呼声,更要听反面意见;即要听上司、同事的意见,更要听员工的呼声。倾听要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方位的倾听是准确决策的基础。
7.虚心倾听
即要带着“学习”倾听。倾听能使你获得了新的信息,了解了新的情况,扩宽了你的视野,获取了新的知识。这些,只有你虚心倾听才会做到。所以,倾听时一定要把自己这个“瓶子”里的水倒干净,只有虚心才会装进新的内容,取得新的收获。
8.停止倾听
即要带着“手”倾听。当听清楚倾述对象的述说和目的后,可及时地停止倾听,张嘴说话了。一是要重复倾述者讲的主要内容,说明你认真倾听了、记住了;二是在自己职权范围类的、能够当场答复的可当场做答;三是一时不能回答的要告知,并积极向上级汇报,尽早答复。绝不能倾听后无下文了,那你就会失信于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