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特莱法则:先有超人之想,后有超人之举

提出者: 美国管理学家韦特莱。

内容精解: 成功者所从事的工作,是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去做的。要先有超人之想,后有惊人之举,能不落俗套,可不同凡响。

应用要诀: 没有人随随便便能成功。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做的往往是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敢想别人不敢想的,才能做别人不能做的。

成功是“想”出来的

成功从根本上讲,是“想”出来的。只有敢“想”,会“想”,善于思考,才会是成功者的候选人。杰出人士善于思考,把别人难以办成的事办成,把自己本来办不成的办成。当别人失败时,你如果可以从他人的失败中得出正确的想法并付诸行动,你就可能成功。当你自己失败了,你能够转换到一个正确的想法上再付诸行动,同样可以获得成功。

如果你想要少做一些工作但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那么你就一定要比普通人思考更多。当然,如果你的思考本来就是错误的,那再多的思考也无益。你所想的一定要具备高质量、积极向上并具有创造性。

平庸的人往往不是懒得动手脚,而是不爱动脑筋,这种习惯制约了他们的发展。相反,那些成绩优异的人无一不具有善于思考的特点,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问题成为人生难题。可以讲,任何一个有意义的构想和计划都是来自思考。一个不善于思考的人,会遇到许多举棋不定的情况;相反,正确的思考者却能运筹帷幄,做出正确决定。

1999年盖茨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时谈到,他作为微软公司的总裁再也没有编写软件的时间了。但是无论多么忙,他每周总会抽两天时间到一个宁静的地方呆一呆。为什么?他说,面对繁重的工作和激烈竞争的IT市场,他作为管理者,不能把精力浪费在小事上,他必须用专门的时间去思考,以做出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

我国近代史上的名臣曾国藩也有这样的习惯。无论战事多么紧张或政务多么复杂,他每天都会挤出一个时辰在一间静室里静坐,有时是为了平静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有时是为了理清自己的思路。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成大事者不善于思考是不行的。只有专注地思考,才能集聚自身的力量、勇气、智慧等去攻克某一方面的难题,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所有计划、目标和成就,都是思考的产物。你的思考能力,是你唯一能完全控制的东西。你可以以智慧或是以愚蠢的方式运用你的思想,但无论如何运用它,它都会显现出一定的力量。没有正确的思考,你不可能克服坏习惯,也防止不了挫败。一个人要想做出一番大事,必须善于思考,多向自己提问。青年人要成就大事,首先得先思考你的事业,思考你自己,向自己问问题。只有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事业的开创过程中不断地思考自己,思考自己所做过的、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事情;不断地向自己提出问题,看一看哪些是需要弥补的不足之处,哪些是应该改正的错误之处,哪些是该向人请教的不明处……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前进,走向成功。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人类发展至今,已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计算机的全球化普及,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的升空,登月计划的实现,等等,这些恐怕是前人连想都没想过的事情,但是竟然做到了,让它们一一变成了现实。这足以说明,人的潜质是无限的,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只要心存信念,树立远大的目标,一切的不可能都将成为可能。

思考是行动的前提,要想做得到先要想得到。想到是进行思维的结果,在正确的思维指导下去行动,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以,做任何事情首先都要进行周密的思维,制定出相应的目标和规划。因为没有目标的工作是不可能让我们调动所有的潜能为之努力的,也不可能创造出最大的人生价值。

关于目标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参考以下事例。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在候车厅等车时,却又都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衣服。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就掉进了火坑;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幸亏还没上车,不然就失去了一次致富的机会。于是,他们在退票时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开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也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就可以赚钱。

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去上海的人第二天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6次,净赚了50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在长年奔波中,他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办起了一个小型清洗公司。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名打工仔,业务也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选择去上海的人之所以最后能够成功,关键在于他胸中怀着理想,并能够时刻思考实现理想、获得成功的方法。因此,从别人不经意的谈话中,他就看到了上海存在的商机,并最终将想法付诸实践;相反,选择北京的人却胸无大志、安于现状。他目光短浅、不善于思考,最终才落到了捡破烂的地步。其实去上海的人所做的事并非什么难事,如果他能够想到也就能做到,就会获得成功。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想做到,就能够做得到。想不到的人,永远不可能做到;浅尝辄止的人,也不可能做到;只有那些像得了魔症一样想到底的人,才能做到,才能成功。可见,只要进行正面思维,加上必胜的决心,就可以做成想做的事情。

思路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有这样一句话:“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先要敢想,才能做大事。换而言之,先有超人之想,才有超人之举。

生活中,大人都喜欢问小孩一个问题:长大后想要做什么?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的问题,更是测试志向的问题。如果小孩回答以后想要做国家主席、科学家或富豪之类的,大人会说他有志气、有出息。敢于为自己设计远大的理想,才能成就大事业。像周恩来总理,从小就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最终也为中华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敢于想象。

这个想象,不是空想,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勇敢。每个人都想成功,但很多人都缺少这种自信和勇气。那些成功的人往往多的也就是这点自信和勇气。就像在美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林肯总统,在被记者问到他之前的两任总统之所以没有签署《解放黑奴宣言》,是不是要留给他来成就英名时,他说道:“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一个人之所以没有成功,缺少的往往不是机会,而是敢于把握机会的勇气。林肯敢于去把握,最终名扬天下,而他之前的两任总统却“错失了良机”。

“敢想敢干”,是在成功者的评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没有想法就不会有作为。人生就好比一个“梦工场”,没有大胆的想象,就不可能有惊人的举动。激烈的竞争,从来不容许懦夫成功。那些取得成功的人与你没什么两样,如果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他们想了你们不敢想的事,做了你们不敢做的事。

20世纪初期,美国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为了使汽车具有更好的性能,决定生产一种有8只汽缸的引擎,而这在当时的技术环境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亨利·福特不这么认为,他给工程师们下达了完成“不可能任务”的死命令——无论如何也要生产这种引擎,去做,直到你们成功为止,不管需要多长时间。结果,8只汽缸的引擎真的被工程师们给制造出来了,福特的想法得到了实现。

可见,只要你敢想,就有可能会成功;如果你连想都不敢想,那今生肯定与成功无缘。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鲁迅先生曾经嘉许世界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这并非耸人听闻之言。就拿现在人们奉为美食的西红柿来说,人们敢于食用也不过是近几百年的事,在此之前漫长的历史中,人们坐视鲜红的西红柿自生自烂而弃之不食。作为领导者,能做到不墨守成规、敢为天下先,对于开创一片新局面是十分重要的。

以作战为例,汉代的作战方法到明清时期依然未变,军人们对抗的战场上仍然看不到从改进手段入手寻求制胜的道路。大多数统兵高手的制胜之道,都是以现有条件为手段,寻求以谋制胜,在计谋上演绎出千变万化来,结果是继孙吴以后兵家辈出,兵书汗牛充栋,但变来变去都还是在孙吴的思想内打圈子,所想的无非是韬略、谋术。重权谋,成为东方兵学的特点。在这种氛围下,要想在军事观念上有大的变革当然是很难的,但个别有识之士从改进兵器入手,敢为天下先,在谋略对抗的主流中跃出一股注重从改进技术手段以求胜的潜流。这种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的闯劲,无疑应当纳入统御谋略之中。

在改进兵器方面走出一大步的是南宋名将陈规研制使用火枪。作为南宋镇抚使陈规,不仅研究谋略战法,更重要的是重视兵器研究,从技术入手提高作战效率。北宋初年,古代火器初次使用于战场,标志热兵器和冷兵器并用时代的开始,他在前人研制的“火箭”“火球”“火蒺藜”基础上制造出火枪,并在1132年守德安(今湖北安陆)70天中,以此种武器给敌人以重创。这是一种以竹杆为筒,内装火药,临时点燃,喷射火焰,靠这种“火枪”焚毁了敌军攻城的装备“天桥”,敌人被迫退兵。据说,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管形喷火器,比欧洲1915年使用的金属喷火器早783年。曾远征中亚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之所以能所向无敌,就在于他依据游牧民族善骑马的特点,创建了世界第一流的骑兵部队,而且还创建了炮兵,提出了“攻城用炮”的理论,在灭金、攻宋和西征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他的孙子忽必烈继承和发展了攻城用炮的思想,从西域请来炮匠制造回回炮,在襄(阳)樊(城)大战中使用此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人地七尺”,战斗大胜,故又称此炮为“襄阳炮”。之后忽必烈不满足已有的成就,大批征调炮匠研制新炮。仅1279年,就从两淮征调炮匠600多人,1284年从江南选调11万匠户到都城制造新大炮。到1287年,元朝火炮技术出现突破,一种利用火药在金属管内燃烧产生气体压力,把弹丸发射出去的金属管形火炮出现于战场,比西方同类型火炮要早50年以上。

创新精神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动力。敢为天下先,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没有今天的佳肴;没有无畏的开拓者,人类就无法生存。我们赞美“第一”,就是赞美创新者的勇气。敢为天下先,突破框框、打破教条、破旧立新,才能做改革浪尖上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