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仰走向信念

原创生命之科学2020 -06 -17 06 :01 :00

编者按:神话或宗教中经常会谈到“神”。在文化不太普及、文明不太昌明的远古或中古时代,古圣先贤以宗教或外在神灵的方式来引导和教化众生,这符合时代的特征和需求。但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理性和逻辑思维得到了空前发展,追求与外在神灵的连接与合一已失去了现实基础。现在已经到了要揭开“神灵”的神秘面纱、脱下“神灵”的情感外衣、还原“神性(理性)”真相和归属的时候了。

“神”的两个含义

“神”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宗教中所信仰的各种高高在上的神灵,如“上帝”“玉皇大帝”“真主”“菩萨”等等,不同文化对神灵的称谓不尽相同。第二个含义是指我们生命内在的神性。对“神性”,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称谓,在印度传统文化中称之为“大梵”,瑜伽称之为“纯粹意识”,儒家称之为“德性”或“仁”,道家称之为“道”,基督教称之为“上帝”,哲学家称之为“存在”“本体”“理性”或“真理”,佛家对此的称谓更是名目繁多,“法身”“真如”“如来藏”“法界”“佛性”等等。

神灵与神性的区别

那么,神灵与神性又有何不同之处呢?

不同之处有三点:

第一,神灵外在,神性内在。

第二,神灵有形,有格位;神性无形,无格位。

第三,神灵是人的情感归宿和寄托对象,神性则是理性的生发之源和归宿之处。

前两点好理解,就第三点我们多讲一些。

人是情感动物,既有浅层的喜怒哀乐,也有一些深层的情感,如恐惧、无聊、无价值感等等这些最为基础、最为根本性的情感,表面上的喜怒哀乐建立在这些基本情感之上。尤其是成年人,常常会感到人生漂泊无归宿,像个孤儿似的,被抛弃到了地球上,孤立无援。亲人朋友的陪伴与帮助是暂时的,根本性的孤立感始终摆脱不了,它像影子一样跟随我们一生。

宗教的出现,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个有着具体形象的神灵,让人们可以把情感寄托在这个或这些神灵之上。此时,人们的空虚感、无聊感、恐惧感、被抛弃感等等,得以慰藉,人们的喜怒哀乐也获得了调节和归依。他们以为找到了自己情感的终极寄托,找到了自己情感的家园。

其实所有的神灵都是不存在的,所有历史上的宗教家都明白神灵是不存在的,那为什么他们还要到处宣扬神灵的存在呢?因为他们知道,神灵是宗教徒及芸芸众生们的精神家园和情感归宿。这些宗教家因为非常珍爱世人,为了给世人一个情感的安顿和人生的归属,便创造了神,这是人世间可能有的最大的慈悲、最美丽的谎言。神灵不生不死,永远不改变他的初衷,永远不欺骗我们,永远不背叛我们——这就是神灵在人类生活中的功用。信仰应运而生,它建立在人类情感诉求和非理性冲动基础之上的,为获得神灵的救赎而存在。

而神性,则是人类信念的归宿。神性就是理性,理性就是神性。信念以神性、理性为基础,它对神性有充分的理解与身心实证,为彰显内在的神性而存在。

东西方理性之不同

“理性”在东西方哲学中都是一个使用率极高的词汇,但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西方人讲的理性,实则指的是知性,包括概念、知识、逻辑等。简言之,知性是通过后天的长期训练,对外界各种信息之综合处理和提炼整合能力,故知性本质而言,是后天经训练而成的逻辑主体。知性适用对象是现象世界,知性所探知之理为外在事物的形构之理,其所成就之科学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东方人讲的理性,则是指生命内在的神性,或佛家说的“佛性”,哲学上称之为“存在”“本体”“真理”等。简言之,理性是与生俱来的、心性内涵的本有之理,此理又名存在之理,即生命或曰主体内在的法则与属性。理性适用对象是生命世界,理性所呈现之理为内在的存在之理,其所成就之科学为生命科学。

理性即真理。真理在我们未出生之前就存在着,比如“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等,我们死了以后它们还在,它超越我们的生死,先于我们的生死。但知性却完全是后天得到的一种逻辑思维,是经过后天的学习和经验积累建立起来的。西方哲学中所谓的“理性”,我们中国人没有把它弄清楚,就匆忙地把它翻译成“理性”,实则应该翻译为“知性”更为准确。

是故,真正的理性在东方。什么叫理性?就是以理为性。性就是本性,或者叫理体。神性就是我们的理性,神性里面就含着人类、宇宙、生命一切的终极真理。只要把这个终极真理显化出来,就够了,就掌握了真理。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不单是道路、真理、生命,也是光明,所有的圣贤都是道路,真理,生命,光明。他们开悟了,悟到了他们内在的神性,悟到了真理。所有的真理都隐藏在我们的神性之中,只要打开了我们的神性,就掌握了宇宙和生命的真理。圣贤们掌握了真理,他们就拥有了智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打开、显化我们的神性的原因,打开神性就是打开神性中的真理。所以,神性就是理性——以理为性。

那么,当今社会到底是该与外界的神灵连接(信仰),还是与内在的神性贯通呢(信念)?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深究的问题。在文化不太普及、文明不太昌明的远古或中古时代,人类停留在情感阶段,此时的古圣先贤们主要是以宗教方式引导和教化众生,这是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和需求的;而当今社会,通讯发达,教育提高,人们的理性和逻辑思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追求与外在神灵的连接与合一,已失去现实基础,故而特别适合弘扬与内在神性相结合的文化。

神灵、神性与文化体系

“神”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宗教中所信仰的各种外在的高高在上的神灵,如“上帝”“玉皇大帝”“真主”“菩萨”等等,不同文化对神灵的称谓不尽相同。第二个含义是指我们生命内在的神性。在人类的各大文化体系中,哪些文化体系代表的是与外在的“神灵”进行连接,哪些文化体系代表的是与内在的“神性”进行连接?

信仰型文化体系——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奉爱瑜伽等;

信念型文化体系——佛法、道法、儒法、皇冠瑜伽。

在此,请注意我的措辞——“佛法、道法、儒法”。佛家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佛教、佛法、佛学。佛教是一个信仰体系;佛法是通过系列的身心修行而达到开显本有智慧,以实现生命之究竟觉醒与人生之终极关怀的生命科学;佛学是关于佛教和佛法的学术性研究。不仅可以将佛家分为三大组成部分——佛教、佛法与佛学,道家同样可以区分为道教、道法和道学,儒家亦复如是。面对佛家所构成之三大支系,我们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深入研究佛学;切实修证佛法;坚持不信佛教。

从信仰走向信念

讲学要与时俱进,要契合大众意趣。过去的人通过信仰就可以获得解脱,每一个教派的大宗教圣徒都是人间的圣人,比如信奉奉爱瑜伽的教徒,无我地奉爱着天上的神,个个都是品行高洁、庄严肃穆的圣人。在当今这个时代,众生的根基、意趣不在信仰上,导致很多人一有宗教信仰就迷进去了,信着信着就信偏了,不仅难以获得解脱,还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是精神分裂了,就是成了一名宗教小狂徒。这十几年我在国内外看到这样的问题很多,很是心痛。

走信念之路的以儒家为代表,其代表人物就是孔子。孔子为济天下苍生,周游列国,尝尽人间苦难,九死一生,但是矢志不渝,绝无后悔。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仍会毫不犹豫地再次周游列国,继续宣传他仁政博爱之主张。不管对方是否采纳,孔子坚持做他该做的。他身为一个仁者,一个君子,势必要成为爱的化身,成为仁的化身。他就是仁,仁就是他,他的每一个言行都是爱和仁的显化,因为他已经融化到仁中,融化到爱中。

儒家走的是信念之路,他们不信神不信鬼,所以“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没有信仰,但孔子有如钢铁般无坚不催的信念:他不信天、不信地、不信鬼、不信神,但信自己、信心灵、信道、信仁。这就是孔子的“信”——无信仰,但有信念,这也可以催发出心中伟大的爱——博爱。不管是通过鬼神的信仰,还是通过某种理念、信念来实现博爱、爱心和爱行,都可以,这个并不重要。

随着宗教的逐步没落,人们的宗教信仰逐步萎缩。我们认为,未来的文化、未来的人类文明将会由信念逐步取代宗教信仰,即由儒家为代表的信念取代佛教、基督教和印度教等宗教所代表的信仰。西方人抨击我们的文化里没有宗教——我们是没有像西方基督教式的宗教,我们没有神灵和上帝,但我们有“天”,有“道”,有“法”。如果一定要以宗教的概念来解释的话,天、道、法就是我们的敬拜对象,就是我们的上帝,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的宗教之教义。因我们的文化是人文文化,我们的宗教自然也就成了人文宗教。在这个人文宗教中,我们同样可以实现西方基督教所推崇出来的全部人之美德:虔诚、热情、重德、博爱、奋斗、超越、献身、牺牲、无我等等,而无一遗漏之,且以更为善巧之方式——信念,而贞定之,成全之,充实之。

本页共32段,3715个字符,10631 Byte(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