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为什么也有长城
2018-02-22
来自:凤凰青年
文|吕北客
对大多数人来说,中国长城是北方地区的独特标志。
这一巨大的防御工事,自修筑之时起,就成了中原农耕王朝和北疆游牧民族的分界线。
不过,这一人工边界,其实并非北方的专属。远在长江以南的湖南西部地区,也曾有过一座绵延起伏的长城。
这座位于湘西的长城,南起湖南、贵州边界的亭子关,北至湘西州古丈县境内的喜鹊营,途经凤凰、吉首两大湘西重镇,全长三百八十余里,纵贯整个湘西地区。
▍南方长城——湘西边墙及主要屯堡哨卡分布图
与历代苦心经营的北方长城不同,这座南方长城修筑得相当晚。它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 年),至明天启四年(1624 年)才全部竣工,共耗费白银四万多两。
明代的南方长城,还只是八尺高的土墙,到清朝嘉庆年间,凤凰县境内的一百多里长城,又从土墙改建为更加坚固的石墙,其遗迹一直遗留至今。
而和北方的长城一样的是,南方长城也是由边墙,与沿线周边密集的堡寨、哨卡在内组成的复杂防御工程,并非一道单薄的防线。
据记载,清代仅在凤凰县境内,就建有碉楼848 座、哨台88 座;而今天能得到确认的碉堡、哨卡等边墙防御遗存,仍然有506 处。
▍南方长城上的碉楼遗迹
历经两代设立的严密防御体系,防范的究竟是谁?作为一个深处内陆的省份,为什么湖南也要修长城呢?
被隔离在外的「苗疆」
今天被视作内陆省份的湖南,在二三百年前,还在与一片化外之地比邻而居。
这片不受中原王朝管辖的地域,时人称为「苗疆」。湖南西部的长城,正是汉地与「苗疆」的分界线。
▍依照《苗防备览》重绘的湘西「苗疆全图」,可清晰看到长城的存在
所谓「苗疆」,指的是云贵高原东部,苗族和其他西南民族集中居住的山地地区。居住在这里的各民族,被中原王朝统称为「生苗」。
由于在「苗疆」居住的各民族不向官府缴税服役,独立自主,这里一直被中原王朝视为「不服王化」「叛服无常」的「生界」,成为地图上的空白区域。
▍康熙《皇舆全览图》上一片空白的黔东南生苗区
中国古代,被中原王朝视为「生界」的地域,要比想象中大得多。在今天湖南省中部,位于邵阳、益阳之间的梅山(雪峰山)地区,直到北宋还被看作由「梅山峒蛮」占据的荒蛮之地。
为征服梅山「生蛮」,北宋从宋太宗起,就在梅山周围设立数座营寨,屯驻重兵封锁梅山,不许汉人与梅山「徭人」往来。
直到宋神宗时,朝廷派遣大军征剿与招抚并用,才将梅山地区纳入宋朝管辖之下,并以「王化之新地」和「人安德化」的「开化」名义,在这里设立了新化、安化二县。
▍左:梅山地区示意图;右:梅山地区最早设立于北宋熙宁年间的新化县和安化县
随着时代推移,到明清时期,位于湘黔边界,包括黔东南和湘西在内的「苗疆」,成为西南地区最后一片不受官府管辖的「生界」。
▍十八世纪湘西苗疆大致范围
在中原王朝眼中,治理苗疆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将语言不通、不受官府或地方土司管辖的「生苗」,改造成通晓汉人语言、向官府或土司纳税服役的「熟苗」,使苗疆成为「开化」之地。为达到这一目的,明清两代都煞费苦心。
明朝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主要利用西南地区的土司来征剿「生苗」、镇守苗疆。而为了防范牵制土司,又在各个土司辖地周边,设立密集的卫所、军屯,形成犬牙交错、相互遏制的局面。
▍明代湘黔桂三省交界亮江地区府、卫、司犬牙交错示意图
但到了明末,西南各卫所衰败废弛,明朝不得不大量征召土司辖下的「土兵」,以填补卫所虚空。嘉靖时,驻守苗疆周围的六千六百多名官军中,真正属于卫所官军的,不到十分之一。
可想而知,靠征用土司土兵来维持苗疆稳定,只会使土司挟「苗」自重,尾大不掉。明末西南播州与奢安两大「土司之乱」,也由此而起。
而为了专注于抵挡来自北方的威胁,明朝只得彻底放弃征服「苗疆」的打算,用一道边墙,把墙外的「生苗」隔离在外。
▍由学者实地考察手绘而成的「边墙示意图」,清晰地展现明清两代苗疆「边墙」走向及堡哨分布
与明代不同,实行了「改土归流」政策的清代不再「以夷制夷」,而是更加重视「教化」苗人的举措。
雍正时,苗疆大员张广泗曾建议:为学习汉文、参与科考的苗人学童特批生员名额,以示奖励。
乾隆时则有明文规定:不许「生苗」参加考试,以示对「熟苗」的优待。而应试的「熟苗」,须注明「新民籍」,既与汉人考生区别,又方便录取时的「照顾」。
同时,清廷还松弛前代在苗疆地区的禁令,允许「生苗」在官府登记、领取证件执照的前提下,与汉人、「熟苗」之间进行适当的贸易乃至通婚。不仅如此,只要不涉及造反,还允许苗疆苗人案件以「苗例」自行解决,哪怕是「命盗」等刑事案件,也「不妨稍予宽容」。
▍《苗防备览》书稿,该书详尽记载了湘西苗疆的地理状况
但无论是「生苗」还是「熟苗」,作为苗疆真正的主人,面对大量迁徙而来屯田、拓荒,侵占耕地的汉人「客户」,以及对苗民的攫取和盘剥不断加重的官府,「逐客民,还故地」始终是苗人最响亮的口号。
康、雍、乾三代,苗疆都未能摆脱「三十年一小反,六十年一大反」的所谓「苗患」。尤其是乾隆末年的苗民起义,清廷更是动用两湖、两广、云贵川七省十八万官兵,延续十余年才将其平息。
▍反映乾隆末年清军镇压湘西苗人的《平苗图册·福康安与和琳进剿土空寨借永绥之围》图。而福康安、和琳二位乾隆朝重臣,都在征剿苗疆的军中病殁。
进入嘉庆朝后,修筑长城将「苗疆」隔离,并严禁苗汉混杂,也成为清朝对苗疆不得已为之的最后办法。
那么,为什么迟至明清,西南地区还有如此大面积的地域未曾受到中原王朝的管辖,并且仍然难以控制呢?
鞭长莫及的「羁縻」之地
这是因为,明清之前的历朝历代,长久以来都是通过羁縻制度,对西南地区实行极为松散的控制,而从未实行过完整意义上的统治。
所谓「羁縻」,就是「控制」与「笼络」的结合体。具体而言,就是中原王朝通过赐予边疆各民族首领各种职位、称号、贵重礼物,来换取他们承认中原王朝名义上的统治地位。除了名义上的隶属关系和经济上的朝贡义务外,各边疆民族事实上大多仍旧保持独立,一切事物自主管理。
在中国历史地图上,尽管自秦汉以来,西南地区就被同一种颜色标示为均匀统一的整体;然而与现代国家连续不断的国境线不同,这一传统认知疆域内的广大区域,实际上并未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中。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秦代「淮汉以南诸郡」图,将南方大片并未控制或只有松散控制的地区,标为同一种颜色
今天湖南省的常德市,在汉代属于武陵郡。汉代武陵郡,仅控制了洞庭湖沿岸和沅江干流附近的狭窄地域,而湘西的大部分,比如被称为「五溪」的沅江支流地区,都为「武陵蛮」所占据。
▍西汉时期的长沙国以及分置出的武陵郡、桂阳郡
东汉年间,「武陵蛮」多次起事,攻破武陵郡治,甚至威胁到长沙。东汉屡次征讨却往往无功而返,连东汉名将马援也病逝在征途中。
因而,东汉及后继政权,不得不转变策略,以怀柔策略拉拢「蛮夷」,向蛮人首领赐予印绶、爵号、财物,承认其地位。
而唐朝则在西南广设羁縻州,尽管为数有上百之多,但这些羁縻州府与藩属国、藩属部落之间的界线十分模糊。羁縻州往往像藩属国一样,仅仅接受册封并履行朝贡义务,实际上仍然是独立的。
由于唐朝常常向边疆各羁縻州摊派沉重的兵役和贡赋,许多羁縻州背离唐朝,甚至像南诏一样,彻底脱离中原王朝,走上自立的道路。
吸取唐朝教训的宋代,则将边疆地区的羁縻州府列为「极边」之地,轻易不干预其事务,也不将其纳入直接统治。
领受官职的羁縻州首领,在缴纳贡赋、提供兵员之外,其家族保持事实上的独立地位。湘西的彭氏、田氏、杨氏等羁縻州首领,在后世实行土司制度后继续保留其世袭权力,最长的统治竟长达八百多年。
依靠着这些名义归附而事实独立的地方政权,中原王朝仅仅在形式上维持着对西南地区的统治。而对羁縻统治下各部族、地域的具体情形,往往一无所知。
也正是如此,位于西南山区深处、连土司势力也少有涉足的苗疆,要等到元朝征服云南之后,才通过元明时期的驿道,最后进入中原王朝的视野。
驿道带来的征服
1253 年,忽必烈率蒙古大军,自川藏交界地带南下攻灭大理,将云南第一次置于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
为了使云南行省与内地相通,元朝先后修筑了通往四川的建都道、乌蒙道和通往湖广的普安道三条驿道。由于元代云南的中心已从大理变为东部的昆明,一路东行、进入湖广后去往元大都一路坦途的普安道地位愈加重要。这条驿道,正好穿越了苗疆。
明朝建立后,为消灭盘踞在云南的元朝蒙古亲王,朱元璋派遣大军,自湖南沿沅江而上自东向西,重新打通并扩建了连接湘黔滇的普安驿道,并使之成为由内地进入云南的最主要通道。
为了保证驿道安全畅通,明朝在驿道沿线设立了一系列拱卫驿道的卫所。而明代永乐年间设立的贵州行省,其主要目的也正是为了维护这一通道,以及通道两侧由军屯、卫所控制的有限地域。
在明朝看来,被驿道穿越却又处于官府和土司掌控之外的苗疆,无疑是对明朝有效控制云南乃至西南的最大威胁之一。要消除威胁,就必须征服苗疆,将其纳入直接统治。
为此,明朝多次发动大规模的征剿和屠杀行动。在明初征剿黔东南苗疆的一次战役中,「都督何福奏讨都匀叛苗,斩四千七百余级,擒获六千三百九十余人,……」
而在针对湘西苗疆的另一次战役里,湖广总兵「两月间破寨八百,焚庐舍万三千三百……」
不过,与全面出击,「改土归流」和「开辟苗疆」并举的清朝相比,明朝的军事征服行动,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雍正年间,清朝在大规模削除湘黔土司,任用流官主政西南的同时,发动大军「开辟苗疆」,屠戮「生苗」。负责这一军事行动的云贵总督鄂尔泰在上疏雍正时称,「但恐今日不杀少,日后将杀多」,并一再下令,「不恭顺者,不计男女老少,通通斩光杀绝」。
为镇压苗民的反抗,清军在被称作「千里苗疆」的黔东南,共烧毁1224座苗寨;苗民被屠杀者超过30万,13600多人被发配为奴。
经过九年的血雨腥风,清朝将「千里苗疆」变为了「新辟苗疆」,在黔东南设立了八寨、丹江、都江、古州、清江、台拱「新疆六厅」。
尽管征服过程如此血腥残酷,然而明清还是无法将苗疆的居民彻底同化,以至于还必须在湘西修筑长城来隔离、防范。真正改变苗疆的,则是清朝在修筑长城之后「屯政」的施行。
清朝将长城两侧的汉民苗民编入各自的军屯,纳入国家统一管理,使之成为「寓兵于农」,为国家屯田的佃户。汉地和苗疆之间的交易,也在少数边卡的严密监视下进行。而边卡的任何进出,都必须办理「护照」,否则按偷越边境论处。
在密不透风的管控下,将苗疆变为由屯田兵丁进行生产建设的屯垦边区之后,湘西地区逐渐恢复了稳定。然而,在从清末到民国的混乱时期,屯政也迅速解体,失去田地的兵丁四处流窜,将湘西变为兵匪横行的地域。
除了少数边卡外,最后的苗疆长城,也随之废弃,其历史也逐渐被大多数人忘却,留给湖南和湘西的,只有边城的传说。
参考资料:
姜永琳,The “Southern Great Wall of China” in Fenghuang County: Discovery and Restoration,Ming Studies 68,2013
张振兴,《从哨堡到边墙:明代对湘西苗疆治策的演递》,2014
谢晓辉,《只愿贼在,岂肯灭贼?明代湘西苗疆开发与边墙修筑之再认识》,2012
伍新福,《清代湘黔边「苗防」考略》,2001
张中奎,《清代苗疆「国家化」范式研究》,2014
陈庆江,《元代云南通四川、 湖广驿路的变迁》,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