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格致教育工作坊,欢迎大家穿越时空,来享受一碟知识的小菜,让我们一起天天学习,好好向上!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聊杨振宁。
有句话说得好,“想了解一个人,不妨去看看他的朋友圈”,如果你看这个人的朋友圈里面,每天都在发他的思考、思想,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为思想家;如果一个人的朋友圈整天晒美食,那他一定是个吃货;如果一个人朋友圈每天都是风景,那他一定是个驴友。所以,从朋友圈我们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他所交往的世界。所以这节课和下节课我们反过来——从杨振宁的朋友圈,从他所处的关系网络,来认识杨振宁这个人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这一节课我们先说杨振宁的中国朋友圈,下节课我们再说他的外国朋友圈。
杨振宁的中国朋友圈,我们从他7岁时搬到清华校内讲起。清华大学是1911年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建起来的留美预科学校,也就是说清华大学的学生主要是往美国去留学的。大家都知道,庚子赔款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赔给欧美列强的费用,是一大笔钱,大约有4亿两白银,相当于每人赔付一两白银,是一种惩罚性的赔偿。当时有4万万同胞,因此要赔付4亿两白银。其实当时八国联军中并没有美国,但他作为其中的代表,根据大陆开放政策,他也获得了一份。拿到后,他又觉得不光荣,因此通过国会又退给了中国。但光是他一个国家退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反感,于是,他将庚子赔款的钱当做善款捐给中国的留美学童,詹天佑、鲁迅都是这笔善款的受益者。
到1929年杨振宁进入清华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学科比较完备、独立的大学了,不再是留美预科学校。这个时候中国的大学虽然数量不多,但因为基本都和退还的庚子赔款有关,所以都是在美国的支持下建设起来的,建设的核心就是教师和学生,而不是设备。因为人才数量少、水平高,又相对集中,所以那时候只要生活在清华、北大、南开这样的大学校园里,每天都能见到很多的大学者。从小一起玩泥巴的小伙伴,长大后也有不少成为了中国某个领域的开创者。这就是杨振宁上学时期朋友圈的大致状况。
其实不只是物理学这一个领域,民国时期很多学科分支的顶级人物都互相熟识,他们的子女也常常成为同学,甚至结为夫妻。昨天我们吃饭的时候,就谈到当时民国时曾有一个电影学会,这里面会长是蔡元培,执行委员是徐悲鸿,这些顶尖的人物互相熟悉的,互有建树、互相支持,他们的子女常常是同学,甚至很多结为夫妻。
杨振宁小时候是清华园里的孩子王,外号“杨大头”,因为他的花样最多,成天带着一群孩子玩儿。这些孩子里就有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熊庆来的儿子,后来的法国雕塑家熊秉明,数学系教授郑桐荪的儿子郑士京、女儿郑士宁。姐姐郑士宁后来嫁给了大数学家陈省身,回忆起小时候,说杨振宁兄弟和几个孩子整天都在一起玩。
还有一个就是邓稼先,后来新中国的“两弹元勋”,比杨振宁小两岁,当时也跟着玩儿。邓稼先憨厚正直,外号“老憨”,杨振宁经常替他打抱不平。他们俩从小学到西南联大一直是一个学校,连去美国留学都是邓稼先和杨振宁的弟弟杨振平一起去的。
高中和大学时,杨振宁的朋友圈和初中之前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扩大了很多。因为西南联大是清华、北大、南开合并来的,当时这三所学校大部分优秀老师都转移过来了,所以虽然物质条件艰苦,但教学水平哪怕放在欧美也是一流的。
在科学方面,当时杨振宁的老师,大一基础物理教师赵忠尧,赵忠尧后来成了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的电机系主任,大二电磁学吴有训、统计力学王竹溪、经典力学周培源、大三原子核物理张文裕、大四量子力学吴大猷,数学是陈省身,当然还有自己的父亲杨武之。
除了科学方面的课程,还有语文课。这门课当时施行“轮流教学法”,每个老师讲一两个星期的课,然后换,两个老师教的内容基本没有衔接。朱自清、闻一多、罗常培这些大师都给杨振宁上过语文课。这些老师教出的出色学生就更多了,先后有2个诺贝尔奖得主、8个“两弹一星”的元勋、174位两院院士。
杨振宁前后7年在那里读书,覆盖了大部分西南联大的历史,是当时学校最出名的学生。那时杨振宁、张守廉、黄昆3人,有个绰号叫“西南联大三剑客”。
除了杨振宁,那两个人后来怎么样了呢?张守廉,后来成了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的电机系主任;黄昆后来50年代初回国在北大物理系任教,领导了中国半导体物理行业。中国现在所有从事半导体芯片、半导体材料的人基本上都是黄昆的弟子,或者弟子的弟子,或者是弟子的弟子的弟子。直到今天各大学《固体物理学》的课本,都还在使用黄昆的版本。世界上刚刚出现芯片行业,中国就能赶上,黄昆功不可没。这些曾经的老师和同学,大都和杨振宁保持着终身的友谊,尤其是那些曾经上过杨振宁回国会见名单的。因为一旦进入那个名单,就意味着可以摘掉特务、坏分子、右派的帽子。邓稼先的全家和他当时领导的十几人的科研小组,以及科研小组这些成员的家人,就是这样得救的。
刚刚我们把杨振宁的中国朋友圈大致梳理了一下,你可能会觉得有种群雄荟萃的感觉。我下面从科学知识传承的角度,把这些人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排个序。
如果从中国出现现代科学开始,按辈分算,杨振宁是第四代。第一代是容闳、黄胜、黄宽3个人。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留美、留英并且拿到学位的人。容闳回国后在晚年促成了一项计划,就是分4年派出120名平均年龄只有13岁的孩子去留学,俗称“留美幼童计划”,这些幼童就是第二代。虽然因政治原因,他们中途被勒令撤回,最终只有2人毕业,但后来也成了清末和民初政界、军界、文化界的领军人物。
在留美幼童中年的时候,又促成了另一项伟大的计划,那就是让各国退还《辛丑条约》的赔款,俗称“庚款退还计划”。退还的形式80%都是兴办学校、资助留学。这笔资金对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来说,算得上数额极其巨大。详细算过到底有多么巨大,结论就是,这笔钱相当于给全国高校师生中最优秀的千分之一的人,比今天还多100倍的资助,并且持续25年以上。
所以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大约20年一代、20年一代,就这样延续了下去。庚款留学项目启动之后,第一个10年里归国的那些人,就是第三代人。这第三代人是1921年之前,撑起中国第一批13所大学的绝对主力,也是中国各学科最早的奠基人。我们今天听说的“某某学科之父”,大都是从第三代这批人里来的。
接下来说说杨振宁的老爸,杨振宁的父亲虽然拿的是安徽省留学奖金,不是庚款奖金,但也算第三代这批人中的一个。所以杨振宁自然就是第四代。如果集中看物理学领域,第三代人里出现了中国物理学的四大元老——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胡刚复。其中前三位在清华任教时,都曾经教过杨振宁物理课。第三代和第四代人里的物理学家,还有一个特别的标签,他们当年留学时的导师大都是物理黄金年代的科学家。比如:夏元瑮的导师是量子力学创始人普朗克(Max Planck),李耀邦、颜任光和赵忠尧的导师是测量出电子带电量的那个密立根(RobertMillikan),饶毓泰和吴有训的导师是证明了光具有动量的“康普顿效应”的那个康普顿(ArthurCompton),王守竞和周培源的导师是第一个给出了量子力学矩阵形式,后来又主导德国研发原子弹的海森堡(WernerHeisenberg),我的同乡束星北的导师是第一个用实验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爱丁顿(ArthurEddington),叶企孙的导师是测出最精确普朗克常数的布里奇曼(Percy Bridgman)……
这种例子数不胜数。
由于师承关系和人脉,导致中国1949年之前留过学的物理学家大都出自5所大学——密歇根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纵观这几代人,他们的职业走向有一个分水岭——前三代人拿下学位后基本都回中国了,并且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让中国的科学水平在短短30年里迅速提升。这种速度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惊人的,这也是中华民族进取心强的一个例证。
但从第四代开始,大多数都没有回国。原因很直接,因为先是1937年国内全面抗战,而后中美关系紧张,一耽误就是几十年。等到回国的窗口在70年代再次打开的时候,他们的学术巅峰期早就已经过去了。
我们再回到杨振宁身上,他为什么可以在物质条件那么差的情况下,不受战乱影响,集中精力在学业上,而且还养成了一套成熟的物理学审美体系呢?原因就是,西南联大和民国时期的大学有孕育知识的土壤。从国家政策上开始,总原则就是战时的学校禁止搞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的教学内容,维持正常教学内容。当时教育拨款的一半以上,都用来补助学生食宿和学费。从老师的为人做事上看,他们只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把课教好。当时的大学首先保证教学部分,研究没有条件就不搞了。
如果对比现在的情况,你会发现反差很大。现在那些年富力强,知识体系足够棒、足够新的学者,大都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真正愿意把课打磨好的,除了个别新入职的博士生,就是早已不会晋升的老教授们。
所以杨振宁的出色并不是小概率个案,他的出现伴随着几十个黄昆、张守廉一样的人物,几百个今天院士级别的同学,和几百个陈寅恪、吴大猷、叶企孙那样的优秀教师。他们在一起组成了足够肥沃的土壤,互相启发,言传身教,最后才出现了杨振宁这个物理史上的杰出人物。
杨振宁的朋友圈可以说是群星璀璨、大佬云集。在你的生活工作中,有没有哪个瞬间让你感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呢?
好了,今天先聊到这里,让我们一起认知越狱,自我迭代,格致教育工作坊每天都在这里等你。
讲座时间:2019年6月12日
本页共27段,4005个字符,11320 Byte(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