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实证主义

今天我们来聊几个科学哲学的话题。一谈到科学哲学,大家就会感觉到是一种深奥的、高大上的,其实并非如此。第一个话题是关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争论。第二个我们来聊一聊关于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第三个来聊一聊当前我们比较明确的科学发现的逻辑。

我们首先来聊一聊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在19 世纪工业革命之后,启蒙运动后期,知识论所面临的有待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合理性问题,就是什么是合理的。合理性牵涉到我们如何判断知识,以及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某一种理论,还有我们如何去判断知识的进步等等各种疑问。

古希腊哲学家常常假定知识的合理性基础,这样能够保证思考的正确性。那么认识论的哲学家又将进一步去讨论知识的合理性、知识的确定性、知识的合法性,以及真理到底是什么这样的一些基本观点。但是理性权威的基础一直受到了争议。在此传统的争议当中,有两派相当明确对立。其一就是理性主义,或者也称之为唯智主义。另一派叫做经验主义。根据理性主义的观点就是真理权威的根源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也就是理性的那个地方。

一个理性主义者,在判断他(她)的行为和知识是不是正确的时候,是输入心智、直觉以及推理的作用。这一派的哲学家比较著名的有笛卡尔、史宾赛洛,还有莱布尼茨,就是发明微积分的,都采取这个立场。另外相对的经验主义则是主张权威存在于感官经验。一个经验主义者判断他(她)的行为和知识是不是正确的时候,往往是说我去看一看,我来感受一下,是诉诸于感官,采取这样一种主张的哲学家,就像英国的洛克、休莫这些人等等。

当然从现在的观点来看,传统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争执,简直不可思议。因为我们大致接受真理,同时来自于理性思考和感官经验的说法。我们一般不会偏向于某一方。但是要知道经验主义诞生于17 世纪,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基本上都是诞生于17 世纪的。因为在17 世纪,他们的学者面临的文化和发展的背景与我们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做同理的一种了解。其实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执,部分原因来自于学者的背景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说理性主义的学者,比如像笛卡尔和莱布尼茨这一类大多数都是数学家,处理的基本上是数学问题。数学问题可以不考虑社会的想法,或者说人跟自然的互动,而只是将知识当作为独立对象从社会中抽离出来思考,思考的时候持续追究其是不是符合逻辑的法则。因此,对于理性主义者而言,绝对真理的依据是先天观念,是经由推理而获得的。就比如一个著名的数学公式,a=a的同一律,因为根据这个就可以推导出整个逻辑。

而经验主义只是主张真理是由感官来获得的。真理源自于感官,将得到的那种简单的、纯粹的经验,通过反思、思考发展成为复杂经验而获得。比如认识香蕉,我们总是从香蕉的颜色、气味、大小、味道等等感觉组成。至于其他的经验连接就组成了较为复杂的经验,比如香蕉是水果,可以吃等等。经验主义者就特别重视经验,或者说是特别重视实际经验。因为这一类人的背景大多数是律师,或者牧师的儿子。比如著名的哲学家洛克就是律师的儿子。律师的工作是什么呢?就是在判断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如甲是不是杀了乙,这就不能靠推理,因为推理必须依据有经验的证据。比如像牧师布道,需要以信徒来见证。说我布道了可是没有人看到,这不行。比如我们说张三信神,那么其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改变了什么?他的行为上面有什么表现?他说他见到了真正的神,那么有什么证据?由此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争,它是受学者的背景以及要解决的问题这一类的影响比较大,他们的背景影响思考方式,以至于发展出判断是非真理依据的一种不同的理论。

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是在科学教育领域里面非常流行的一种批判性的主张,他们主张批判。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叫做拿证据来。逻辑实证主义运动始于20 世纪初期。逻辑实证主义者宣称,只有正向的事实才是能够判断知识正确性的依据。而这种立场其实是传统经验主义论的一种延续,然而它与传统经验主义不同的是,逻辑实证主义采用的是将逻辑当作一种命题形式来解决传统经验论者所一直面临的数学问题。

比如我们碰到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这个话说起来是一个事实,但是这个事实并不能证明1 +1 =2 的想法。比如一个小苹果加上一个大苹果,是不是等于两个苹果的重量呢?这就是逻辑实证主义当中的一个悖论,或者说是它的一个bug。然而因为数学被认为是最精确、最客观和最系统的知识,逻辑实证主义是根据罗素的数学为原理,以及维根斯坦的语言分析,把数学化为逻辑,又把逻辑化为习俗的语法,凭借这个来解决经验主义的一些困难。

逻辑实证主义虽然解决了经验主义的重大困扰,但是因为它肯定知识的方法,仍然受到后来者的批判。比如像社会主义的孔德、胡塞尔,还有帕博这些人,包括后来科学教育里面非常流行的间隔主义论的一种批判。

接下来我就把逻辑实证主义的主张列出来,来看看后人对逻辑实证主义是怎么批评的。

逻辑实证主义第一个主张就是以感官资料的归纳来判断真伪。他认为知识来自于感官,心灵是从外部世界得到了某种影响,知识应该被观察证实或者说会被经验事实来肯定,然后以此来判断真伪。但是休莫就指出来,科学规律是我们在事件之间发现的经常的具有关联性的事情。这种关联性实际上是诉诸于心中想象所产生的习惯性的一种期待,我们相信这件事情。比如我们相信这两件事情之间有某种关联,必定它们两者之间会再度出现,或者说无限制出现。比如公鸡叫和天亮之间。

逻辑实证主义第二个主张叫做化约主义。由于逻辑实证主义相信物理像其它的科学一样,是通过人的感官而产生的。逻辑实证论就提出了理论化的一种模式,就是简约化来统整所有的科学。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自然是一个多方面实体的组成。实体在任何一种层次又是由较低实体组成的。比如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细胞是由分子组成的,器官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可以把自然无限地分下去。同样每一个学科的定律也都可以被转化,这种学科定律可以转化成物理学的架构。所有科学知识都可以说是物理学原理的一种运用,因此心理学也可以被转化为生物学,然后转化为化学,最后转化为物理学。在他们这个观点之下,物理学是整个世界的一个基层的逻辑。但是哲学家们对这个观点就提出了批判,指出了理论化的模式并非是良好的方法论,因为抽象的理论并不能通过完整的推理获得。理论永远是一种具有突发性的性质,会出现较高层次,也就是说化约理论,没有办法达成一个统一的科学目标。

逻辑实证主义的第三个主张认为观察行为和理论之间是不一样的。他们认为观察和理论是相互独立的,因此理论是客观的。在这一点上面,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就是说观察实际上是被理论所干扰的。因为我们的知觉往往是我们所知道的,我们相信的和我们熟悉的这些理论所影响,就是认知心理学实验,并且通过实验发现没有绝对的、真正的不受以往经验的影响,或者说也不存在某种完全中性的资料。比如写两个字,结束或开始,任何不同的受试者会看到这两个字表达的意思不一样。比如物理学家和一个工程师看到或听到“苹果”这个词时,他们想到的对象是不一样的。物理学家会想到牛顿,工程师就可能想到的是乔布斯。因此虽然两个字明明是一样的,但是因为观察会受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逻辑实证主义的第四个主张就是强调操作的必要性。所有的科学概念必须是用可操作的程序来下定义,而谈论无法操作或无法观测的概念,就是不科学。在这一块上对逻辑实证主义批评非常多。他认为严守操作性定义,实际上就是在主张观察行为和理论有关的一种错误延伸。有科学家指出下操作性定义有以下缺点:第一,讲一个概念的意义,必然是由它的测量方法所组成的。第二,由于出现了不同的测量方法,因此对同一个概念,比如温度和能量可能会产生谬误性的差异。第三,对于一些无法处置的概念,比如像质量、电价等一些概念就无法定义,但这些概念在科学界它也是非常基本的。理论性的概念,只能有资料和资料的形式加以推演,本身就会导致迷失。逻辑实证主义这样一些观点,会使人错误地认为科学的角色只是要证明理论,而且指出预设定义和意义,实际上是和理论是没有关系的。所以逻辑实证主义在这一块就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逻辑实证主义的第五个观点认为创造的系统和发现真伪的系统是不一样的。科学方法通过假设验证的程序肯定自然规律的一个看法,其实这是一种创造活动。但是因为这样一种创造活动受到比较严格的规范约束,并且主要是以逻辑推理进行,所以一般人往往会忽视它的创造成分。而科学发现的逻辑则认为,科学实验结果的真谛,不是发现正确,而是发现错误。可见在这一块上,本身在逻辑实证主义里面,系统之间、脉络之间有差别。所以这一块受到的别人的批判,就是别人认为科学知识的成长,需要在历史的脉络中被检查。科学是一种连续的、持续的社会投资领域,因此在这个里面,它就包含了对某种语言的、方法论等科学理论的一种充分了解,只能通过理论的发展动力,对理论的接受和拒绝,以及对所采取实验的选择等等。也就是说要了解一个理论,必须要了解它的运用价值和发展情况,因此科学视野是不可能不受当时的历史和时代的影响。如果忽略这种影响,那就是不恰当的。

逻辑实证主义的第六个主张是分析与以及综合的思考是有区别的。逻辑实证主义对于用语言分析采取实证理论的方法,他们认为有两种叙述不必证明,即在认知方面具有意义为分析性的论述,这种叙述包括用成套的逻辑语言,数学命题及逻辑命题。另外一套被称之为综合性的叙述,就是能够表明证据是恰当的,本质上是实证的一种宣称。这两种陈述让逻辑实证主义能够分析并检验理论。在这一块他们受到的攻击就非常明显了,主张分析和综合论述是截然有别的。这种想法根本就站不住。比如逻辑实证主义当中的分析性这个名词只能凭借意义这个概念来定义。而反过来意义这个词也只能用分析这个名词来加以定义。这样的话就进入了一种循环论证的方式,许多综合性的论述既不符合分析,也不符合综合的判断标准,那么这一类的名词在科学界当中属于大部分的物理定义和物理法则,所有的定义和法则都属于综合性的表述。

逻辑实证主义的第七个问题就是科学的进步是通过积累,而不是通过替换。对于逻辑特色主义者而言,高度被肯定的理论才能够被接受为科学理论。这些理论必须是免除于被后来的研究否定的。因此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存在于下面三种现象:第一,继续扩大理论被肯定的范围;第二,要发展更高维度的被肯定的理论,使它能够解释已经存在的理论;第三,要把已经被肯定的理论涵盖到更加具有包容性的理论当中去。这个马上就被推翻了。现在我们基本上都知道科学史上面的新的理论,就是推翻以前的理论,没有一个理论恰好是在前轮论述的理论上的一种积累。比如在没有发现氧之前,人们的理论就是认为可燃物的主要成分是有一种叫做“燃素”。在今天这个已经不被接纳了。对于热量采取卡路里的理论,在今天基本上也没有什么人去相信他了。

第八个方面,逻辑实证主义的主张是关于道德的以及价值观方面的,在这方面采取的叫相对主义。因为道德和价值是不能够被经验所检验的。因此在知识方面,他们认为这是跟道德无关,是没有意义的。道德和价值因此只能被化约为一种情绪的反应,是主观的偏好,是相对的。此言一出,马上就遭到了大规模的批判,说逻辑实证主义没有办法逃开相对主义的一种批判。令人觉得讽刺的是逻辑实证主义最关心也是最引以为傲的客观性,在相对主义当中被批判得最为严厉。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价值是微不足道的,对于科学的客观性是有妨碍的。因此他们总是把价值摆在旁边,表示自己很中立。但实际上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方面做研究?为什么选择其中的某一个问题做研究?或者如何比较理论?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种假设?为什么要选择某一种测量方法?其实都是和价值有着关联的,因此要严格区分事实和价值是不太可能的,而且整个科学企业也是在价值观的牵涉当中,所以是避无可避。

总之逻辑实证主义实际上有一些越不过去的坎,也犯了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包括:第一,把真理当作绝对的客观存在;第二,他们忽略了科学进步的真相;第三,错误地把真理建立在其实并没有实证的各种各样的科学方法之上。

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让我们一起自我迭代,格式教育工作坊,每天都在这里等着你。

讲座时间:2018 年12 月5 日

本页共23段,5097个字符,14882 Byte(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