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1845年,马克思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1893年,世界著名数学家费利克斯·克莱因出席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归国后,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937年7月,毛泽东借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了《实践论》。

知行合一在道德意识、行为层面与知识修养、实践层面的区别:

德的层面的知 智的层面的知
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层面的知:良知 知识修养、知识实践层面的知:认知、知与识
The unity of conscience and action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一种哲学范畴,代表人物有王阳明,可以用其四句教去理解 一种认识论,代表人物有马克思、克莱因、毛泽东
心学而知:心上学 在心上学,心即理。
此心俱足,不假外求。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
“平山中贼易,平心中贼难”:治心才是根本。
专注、自律
知识践行:事上练 为善去恶是格物。(发善心、有善行) 知识需践行、验证、感悟。
知行融合:达于道 言行一致,表里一致,遵循内心的良知去做事。 沉浸式体验,达到融合(领悟到血液里)、获得新知。
知行合一:合于一 价值性的归宿与再出发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想像力、创造力、执行力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格物致知 格去物欲达到良知 穷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孙中山:知易行难,知难行易。 知难行易,如使用指南针较简单,但要知道背后的原理却很困难。

唯心与唯物的讨论从未停歇。如果要做到不惑,既要认识客观世界的自然规律,也要认识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的规律以及关于生死的哲学和信仰问题。人的健康,离不开身体和心灵的健康,离不开现代医学、心理学,文化、道德价值观念的熏陶以及信仰的支撑。